知道鱼的竖鳞病及其防治

观赏鱼

  竖鳞病又称鳞立病、松鳞病、松球病等。是鲫鱼、金鱼(概况介绍)、鲤鱼以及各种热带鱼的一种常见病。我国南边养殖的草鱼、鲢、鳙等有时也产生这种病。
  一、病原体
  开始认为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,短杆状,近圆形、单个摆放,有动力,无芽胞,革兰氏阴性;琼脂菌落圆形,24小时培育后中等巨细,略黄而稍灰白,迎光透视略呈培育基色。 国外有人认为此病是由气单胞菌,或相似这一类的细菌感染引起;也有认为是一种循环系统的疾病,因为淋巴回流妨碍而引起。
  二、盛行状况
  该菌是水中常在菌,是条件性致病菌,当水质浑浊、鱼体受伤时经皮感染。首要是损害鲤鱼、鲫鱼、金鱼,草鱼、鲢鱼有时也患此病,从较大的鱼种至亲鱼均可受害。首要盛行于静水养鱼池中,流水养鱼池中较少产生。首要产生在春季,有时在越冬后期也有产生。逝世率一般在50%以上,发病严峻的鱼池乃至100%逝世,鲤鱼亲鱼的逝世率也可高达85%。
  三、症状及病理变化
  病鱼离群独游,游动缓慢,严峻时呼吸困难,对外界影响失掉反响,浮于水面。疾病前期,鱼体发黑,体表粗糙,鱼体前部鳞片竖立,鳞囊内积有半透明液体。严峻时全身鳞片竖立,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,用手指轻压鳞片,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发出来,鳞片也随之掉落;有时伴有鳍基充血,鳍膜间有半透明液体,顺着与鳍条平行的方向稍用力压之,液体即喷发出来;眼球杰出,腹部膨大,腹腔内积有腹水;病鱼贫血,鳃、肝、脾、肾的色彩均变淡,鳃盖内外表充血。皮肤、鳃、肝、脾、肾、肠安排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。
  四、确诊
  依据其症状,如鳞片竖起,眼球杰出,腹部膨大、腹水,鳞囊内有液体,轻压鳞片可喷发出渗出液,可作出开始判断。镜检鳞囊内的渗出液,见有很多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即可作出进一步确诊。 应留意的是,当很多鱼波豆虫寄生在鲤鱼鳞囊内时也可引起竖鳞症状,用显微镜查看鳞囊内渗出液即可差异。
  金鱼的竖鳞病要留意与正常珍珠鳞差异。珍珠鳞金鱼的鳞片上有石灰质冷静,有光泽,给人以美的感觉。患竖鳞病的病鱼鳞片无光泽,病鱼一般沉在水底或身体失掉平衡。
  五、预防措施
  1.鱼体表受伤,是引起本病的或许原因之一,因此在扦捕、运送、放养时,勿使鱼体受伤。
  2.发病初期冲注新水,可使病况中止延伸。
  3. 水体消毒
  1)惯例水体消毒:卫康每亩·米200g,每15天一次。
  2)发病时:卫康每亩·米400g -600g,每天一次。


随机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