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锚头鳋病
观赏鱼锚头鳋病又叫针虫病、铁锚虫病,其病原体为锚头鳋。锚头鳋寄生在鱼体上可分为“童虫”、“壮虫”、“老虫”三个阶段。
童虫一般2~3天后便可发育为壮虫。壮虫体粗大健壮,手触之可竖起,肉眼可看到肠管不断活动,体后挂有一对绿色的卵囊。老虫体色混浊,体软,手拨动时无弹性,无卵囊,虫体常附。生许多累枝虫一类的原生动物,这时虫体己挨近逝世。锚头鳋在水温25~37℃时只能活20天左右;在春、秋季则可活一个月或稍长。秋末感染的锚头鳋,有少量能在鱼体上越冬,大多数在冬天逝世。
一、症状 锚头鳋病的产生,有急性和缓慢两种不同的类型。急性感染时,能使鱼在短时期内很多逝世。因为很多的第五桡足幼体感染鱼体,损坏鱼体安排,一起又很多吸收寄主养分,使鱼出现急躁不安,乃至缓慢游于水面,不摄食,形成很多逝世。缓慢感染常因寄生部位的周围安排发炎红肿或安排坏死,水霉菌和细菌侵入创伤,引起其他炎症的并发症。虫体显露鱼体皮肤外的部分,常有原生动物及藻类附生,似一束束灰色的棉絮,故有称之为“蓑衣病”。在此情况下,影响病鱼的活动能力,一起寄生虫又汲取寄主养分,使鱼体极度衰弱,形成病鱼渐渐逝世。
锚头鳋适温性广,为12~33℃。因而观赏鱼周年均有或许感染此疾病。
二、防治办法 可用百万分之零点三至零点五(0.3~o.5ppm)敌百虫溶液杀死锚头鳋幼虫,每隔半月一次,病鱼还可用百万分之五至八(5~8ppm)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。
随机文章: